北京大爷支持儿女“丁克”,被指责“自私自利”,评论却叫人清醒|世界快报


来源: 鑫姐教育

时代在发展,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,尤其是对于生育问题,年轻人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,甚至还有点心照不宣,那就是“谁爱生谁生,反正我不生”。

人口越发老龄化,但新生儿出生率却逐年下降,也让人口问题变得更加严峻,而“鼓励三胎”政策也应运而生,但中年人反响热烈,年轻人却反响平平,根本原因便是教育成本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,甚至还有部分人生出“丁克”的想法。

北京大爷支持儿女“丁克”,被指责“自私自利”,评论却叫人清醒!

到了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事情,也是很简单的道理,但学生们接受更高等的素质教育,对于“按部就班”的生活,也大多是嗤之以鼻,并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大学阶段作为学生充实自身的重要阶段,也是家长寄予厚望的阶段,期望学生毕业后能够成家立业,拥有更加稳定的工作与生活,但理想很美满,现实却总是骨感的,尤其是“结婚生子”的问题上,很多学生都会与家长“唱反调”。

北京的一位大爷便看的很通透,面对采访大爷表示,老两口过的比较滋润,每个月都有退休金,身体也足够硬朗,公园锻炼、遛弯也是日常活动。

而针对子女让自己“抱孙子”的问题,也给出了自己的一番见解,大爷表示,自己孩子已经39岁了,但他们不急着要孩子,自己也不急着抱孙子。

同时,大爷还支持儿女“丁克”的想法,认为人一辈子要为自己活,要一直为别人活,那冤不冤呢?而在大爷看来,子女能多旅游散心,自己也能遛弯锻炼,“年轻人过好自己就可以了”,也是相当清醒了。

而当被问到“老了以后没人照顾怎么办”,大爷也直言:人生几十年,过好自己就行呗,人要是总想着以后,那也没法活了。不得不说,大爷终究还是大爷,活的就是通透!

但却有不少人并不认同,并指责太过于“自私自利”,而评论却叫人清醒,有网友直言表示:享一辈子福,遭几个月的罪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还有的网友表示:“养儿防老”的想法才是真的自私,凭啥让孩子延续父母的贫穷与忙碌,那还不如不生,生的孩子跟着遭罪!

而在笔者看来,位置决定思想,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待事情也有着很大的差距,但不论是生还是不生,都是个人意愿,他人强求不来,与其勉强不如学会接受,也不失为“放过自己,也放过他人”。

不生就是“利己主义”?北京大爷的一番话,说到人的心坎里

很多人认为不生就是“自私自利”,认为违背了人类繁衍的规律,也没能对下一代子女负责等,但答案是否如此?显然也是片面的,不生并不等于自私,但指责不生的人才是自私。

世上并没有“感同身受”的事情,尤其是怀胎十月的辛苦,也只有母亲深有体会,而再看北京大爷的一番话,年轻人也要学会与自己“和解”,并将重心放在自身上,而不是受他人言语所影响!

“放下助人情结,尊重他人命运”,家长更需保持清醒

富人家庭和底层家庭的区别,不仅仅是经济条件,还有更深层的差距,若是不能够给子女更好的生活条件,那孩子出身就吃苦受累,还要继承家长的苦难,那意义又是什么?也难怪年轻人不愿生子了,实在是连自己都养活不明白,又何苦是养育子女了。

很多长辈吃到了时代的“红利”,便认为事情很简单,但对于年轻人来讲,却连“残羹剩饭”都吃不到,又何谈是“吃香喝辣”呢?尤其是那些吃完时代红利,劝后人别内卷的长辈,也属实是“站着说话不腰疼”。

家长也需学会换位思考,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,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光有生活的压力,还有工作的压力以及家庭的压力,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简单,但若是家长认为学生工作等于“挖金子”,那也是不合理的。

写在最后:人到中年要做的不光是活的通透,还要尽量不给子女“添麻烦”,尤其是要尊重彼此的想法与感受,而不是“牛不喝水强按头”,毕竟学生不是家长的附属品,更何况年轻人结婚生子与否,也更讲究“你情我愿”与“缘分”,家长可别擅自插手,那不过是画蛇添足!

话题:你认为“丁克”的想法如何?

记得点一点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啦~

(图片均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关键词:

[责任编辑:sdssw]

明星

电视

电影